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仿生与微纳研究所冯林副教授课题组利用声波微流控从手术切除乳腺肿瘤小鼠全血中捕获CTCs,建立一种简单、快速、低成本的术后评价体系,并成功预测了肿瘤转移。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申亚京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毫米级的软连续体机器人,其在线控和磁场的混合驱动模式下同时拥有大转角和高精度操作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华伟教授课题组,在江雷院士、雒建斌院士、张德远教授等的指导下,表征了树蛙脚掌表面的微纳多级六棱柱及纳凹坑结构,发现了生/机接触过程中微纳特征结构/材质协同作用下的两种特殊液膜界面效应
投影微立体光刻(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 – PμSL)是一种基于面投影光固化原理的高精度(最高可达0.6微米)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具有跨尺度与多材料特性的高精度复杂三维结构,在力学超材料、光学器件、4D打印、仿生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王兆龙课题组利用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nanoArch P140高精度3D打印系统)制备了仿生微通道及水凝胶蒸发器样品。
西湖大学鞠峰、周南嘉等研究团队设计了基于3D打印的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用于微生物的快速药敏检测。
湖南大学段辉高教授、张冠华副教授、张夏楠等人突破传统锌负极优化策略,提出“多功能3D结构电极”新思路,借助跨尺度高精度3D打印技术(摩方精密,nanoArch P140超高精度微纳3D打印设备)和化学沉积/电沉积技术成功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锌负极的可靠制造。
基于摩方精密(BMF)超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机nanoArch S140,香港城市大学“纳米制造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开发了液态金属-聚合物微点阵力学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