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教授、姜晓兵教授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团队携手合作,研发出一种创新型可注射超声凝胶传感器。该传感器有望克服传统有线传感器存在的感染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同时避免现有无线电子传感器体积过大、无法体内降解等临床应用挑战。研究团队采用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技术(nanoArch® S140,精度:10 μm)加工模具后,经水凝胶翻模制备而成。经过计算机模拟结构优化,该特殊结构在8-10MHz频段具有声学带隙,对入射超声波有很强的反射能力。
工业级3D打印技术以高精度、高速、低成本优势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常见技术包括FDM、SLS、SLA、SLM、EBM和DLP,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场景。选择适合的技术能优化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质量增材制造。
西安交通大学邵金友、田洪淼团队提出了一种仿树蛙脚蹼的非侵入式柔性可穿戴电极,用于生理电信号的长时间连续监测。该柔性电极是使用摩方精密nanoArch® S130(精度:2μm)高精度3D打印设备加工模具后使用导电复合材料翻模制备而成。相关研究成果以“Treefrog-Inspired Flexible Electrode with High Permeability, Stable Adhesion, and Robust Durability”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范增杰教授团队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海参仿生特性的微针神经导管(MNGCs),用于PNI及其导致的肌肉萎缩的协同高效治疗。该MNGCs是由摩方精密 microArch® S230 (精度:2μm)高精度3D打印设备加工模具后经PDMS翻模制备而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CS Nano》上。
深圳大学张学记、许太林、刘轻舟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基于微针的生物传感器,它能够实时监测间质酮和葡萄糖,可用于对保持生酮饮食的人进行主动健康管理。团队利用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微针阵列。
西湖大学工学院周南嘉团队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策略设计挤出头,利用多材料直写工艺挤出具有可调控周期性结构的纤维,并用来制造具有空间可编程周期性结构的 3D 物体。不同功能的模块可以通过串联,并联,串并联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连接组装,用来制备具有层状结构和棋盘结构的多材料纤维。纤维内部的周期性结构可以通过调节工艺参数,模块的种类数量和尺寸进行控制。通过模块化平台策略,极大的简化了挤出头设计的难度,提高了具有周期性结构纤维的加工效率。该挤出头是利用摩方精密nanoArch® P140和S140 高精度DLP 3D打印设备(精度:10μm)一体化成型制造而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人员自主开发具有全新微通道结构的螺旋聚焦流微反应器,并将其与自主开发的高通量自动化纳米颗粒筛选平台进行了有效整合,从而快速获得同时满足期望平均粒径和最小多分散系数(PDI)的载药纳米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本研究所开发的螺旋聚焦流微反应器采用超高精度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制造(摩方精密nanoArch® S140,精度:10 μm),有效克服传统键合方法所引起的通道堵塞和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可实现高达100 mL/min的流体通量。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朱雨田教授团队基于麦芒仿生多级结构设计开发了一种兼具高灵敏和宽量程的离-电式压力传感器。该麦芒分层结构是利用摩方精密 microArch® S240(精度:10 μm)3D打印设备加工模具后经聚乙烯醇(PVA)/磷酸(H3PO4)翻模制备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