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系徐晓嵘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胡祥龙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能够同时装载PB和CUR的多功能微针。这些微针在高湿度环境中表现出色,通过装载CUR的药物层成功解决了药物输送的难题。实验证明,这种技术对细菌的影响显著,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团队采用摩方精密microArch® S2303D打印设备,实现了微锥结构模板的高精度打印(直径:50 μm,高度:40 μm),并通过翻模技术制备了PDMS模具。通过静电雾化的方式,将CUR装载至微针贴片表面,实现了PB和CUR的联合负载。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朱锦涛、张连斌教授团队在3D结构色物体制备方面取得了进展。他们提出了一种通过墨水直写打印(Direct Ink Writing, DIW)的方式,将由胶体粒子与聚合物组成的超分子胶体复合物直接打印一步构筑具有3D结构的结构色物体的方法。
日本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团队研发了一种集成了微流控芯片和双泵探针的系统来测量单个细胞瞬态响应的新方法。团队设计了双管移液器,并与两个压电泵组装成了一个能够同时进行液体注射和抽吸的双泵探针系统。该探针尖端由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技术(nanoArch® S130,精度:2 μm)制备而成。然后,研究人员制备了带有探针的微流控芯片,并对集成的力传感器进行了校准。
海德堡大学的研发团队设计了一种可变形3D结构的PyC作为潜在的生物材料支架,并研究了它们与骨骼肌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实现细胞的三维培养。团队使用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技术制备出主要结构,随后通过热解实现了具有与骨骼肌细胞相当可变形PyC支架的尺寸特征。
湖南大学朱伟/韩晓筱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周琨教授合作,近期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3D Printing of Smart Scaffold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on”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3D打印智能支架在骨组织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文章首先概述了骨生理学特点(骨结构,骨愈合过程以及骨缺损修复策略),简要介绍了BTE支架的性能要求及常用的3D打印技术,着重介绍了3D打印智能支架的各类刺激-响应策略、治疗效果及应用,并对智能支架的研发和临床前应用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訾云龙教授、夏欣教授和暨南大学杨希娅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摩擦电效应的双模态智能触觉传感器(BITS),团队使用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技术(nanoArch® S140,精度:10 μm)将BITS结构微型化,以便集成到电子皮肤中。
墨尔本大学的David J. Collins课题组研发了一个可拆卸的微流控设备,该设备采用微型声学全息图来创建微流控通道中可重构、灵活和高分辨率的声学场,其中引入的固态耦合层使这些全息图易于制造和集成。通过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技术来制备相位微全息图,从而提高了全息图的分辨率并扩展了可应用的声学频率范围。
浙江大学谢涛教授、吴晶军副研究员报告了一种用于三维光打印的树脂化学成分,制成的弹性体具有94.6 MPa的拉伸强度和310.4 MJ/m3的韧性,均远超现有的任何三维打印弹性体。其机理在于打印聚合物中的动态共价键允许网络拓扑重组,有助于形成分层氢键(特别是酰胺氢键)、微相分离和互穿结构,从而协同提升机械性能。此工作为使用三维打印技术进行大规模制造带来了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