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我们为世界创造精彩,记录摩方精密的每一步发展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百家号

  • 微博

  • 小红书

发布人:摩方精密

发布时间:2025/04/09

微纳3D打印:BANTLE 3D如何借力摩方技术改写欧洲精密制造版图

在德国工业重镇Fluorn-Winzeln,工业制造供应商BANTLE 3D凭借五轴铣削与六轴车削技术,长期深耕高端精密制造领域。随着全球制造业对微尺度组件的需求激增,这家传统加工巨头以高精密3D打印为突破口,开启了一场技术跃迁。今年5月,随着摩方精密microArch® S230 3D打印系统的安装落地,BANTLE 3D将成为拥有欧洲大陆唯一能实现2微米级工业打印系统的企业,标志着精密制造领域的技术边界再度突破。


合作起点:从传统加工到微米级智造


 在2022年Formnext展会上,BANTLE 3D创始人Andy Bantle首次接触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技术。这项通过数字光处理(DLP)实现全域超高分辨率的技术,将光学精度从传统立体光刻(SLA)的50微米提升至25微米、10微米甚至2微米,直击医疗器械、电子连接器等精密组件的制造痛点。“这项技术让我瞬间意识到变革的契机,”Bantle回忆道。彼时,他正面临客户对定制化、快速交付的迫切需求——传统高精度注塑模具需耗时3个月,而摩方技术仅需3天即可完成原型开发。


自2020年Bantle接手企业时仅有两名员工,他便将公司愿景定为要让3D打印技术在CAM编程、加工、自动化及质检等工业制造全流程的每个环节中得到应用。所以在展会结束后,BANTLE 3D迅速引入microArch® S240 3D打印系统,通过摩方工程师的现场培训后,在数周内便投入了运营。技术落地的背后是深度协同。Bantle团队逐渐通过试验,完成了多种材料的参数优化:耐高温树脂(HTL)以耐高温特性支撑电子元器件的功能性验证,生物兼容性树脂(BIO)满足医疗组件的严苛标准,牺牲树脂(SR)则配合机械加工工艺为终端模具制造开辟了全新思路。

 

双机协同:破解精密制造的规模化密码

 

 如今,BANTLE 3D已发展成为由专业人才组成的创新团队,依托多台先进精密制造加工中心的协同运作,稳居德国南部唯一具备10微米光学精度3D打印能力的供应商地位。在终端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BANTLE 3D利用摩方SR树脂可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的特性,实现了牺牲模具的快速制备。以化妆品行业为例,睫毛膏刷头模具的制造周期从传统工艺的半年大幅缩短至两周,彻底突破了传统模具制备的复杂工艺桎梏。


随着订单量激增,BANTLE 3D于去年11月部署第二台搭载自动化操作系统的microArch® S240A,该系统集平台自动调平,绷膜自动调平和滚刀自动调节三大功能,使工艺参数设置、液面调平、流平时间等步骤实现全自动作业模式,在打印质量稳定性与工艺普适性层面实现代际跨越。“去年,我们打印了大约2500个组件,”Bantle说到,“如今双机协同下,我们可以在短短五天内交付1600个组件。”


技术共建:从尝试到信任的进化


 接下来,BANTLE 3D的技术版图再度拓展。其新建的2000平方米工厂内,脱脂与烧结设备已准备就绪,为生产耐高温非导电陶瓷组件铺平道路。而即将投入使用的microArch® S230 3D打印系统,凭借2微米分辨率与陶瓷浆料打印模块,不仅可一体化成型微型传感器等复合结构器件,更为新能源与航空航天领域打开技术窗口。作为欧洲大陆首款此类设备,其本土化服务能力不仅为企业,还为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提供技术及加工服务。客户将得益于高效率获取精密零部件,无需考虑跨境运输限制及时间成本。


“摩方精密的技术可靠性与支持体系,是我们持续突破的基石。”Bantle表示。从五轴机床的传统加工到微纳3D打印技术的微米级构建,BANTLE 3D的转型充分印证了微纳3D技术在精密制造中的应用潜力。当2微米精度成为产业刚需,将使更多客户获益于快速的生产交付,成本可控的制造空间。相信这场始于德国工业制造的技术革命,将以涟漪之势,推动全球高端制造业向更精密、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迈进。


微信图片_20250411094222(1).jpg

由microArch® S240 3D打印系统制备的精密电子部件


更多阅读

  • 2025/04/21

    行业资讯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薛龙建教授课题组《Science Advances》:拓扑弹性液体二极管

    武汉大学薛龙建教授、赵焱教授与香港理工大学王钻开教授团队合作,使用microArch® S230(精度:2 μm)3D打印系统制备了仿南洋杉叶片棘轮阵列硬模板,为微流控系统提供了一种动态控制新策略。

  • 2025/04/16

    行业资讯

    西北工业大学苑伟政教授团队《Advanced Materials》:仿生微结构防雪策略

    西北工业大学苑伟政教授、何洋教授团队使用摩方精密nanoArch® S130制备了一系列间距与高度不同的仿秦岭箭竹叶片的微沟槽结构,考察了其对雪固粘附行为的影响。

  • 2025/04/15

    行业资讯

    微纳3D打印:高精密微沟槽模具赋能神经再生治疗

    曼彻斯特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µSL)技术,成功开发出微沟槽结构神经引导导管(NGCs),为神经再生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

联系我们